第3784章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3 / 5)

诡三国 马月猴年 5219 字 14天前

象……若能令城中曹陈等人误判,以为我军心不稳,将帅失和,有机可乘,或会按捺不住,出城来袭。』

赵云将舆图展开,目光在其上游动,似乎在寻找着某个地点,『若敌军出袭……我等便可预设埋伏,以逸待劳,力求一举歼其出城之精锐,则可破此僵局!』

张辽思索片刻,便是补充说道:『此计甚妙!不过细节之处,仍需好生斟酌,力求逼真,方能引鱼上钩。嗯……一来,散布消息需巧妙,可通过责罚个别「滋事」军士,让俘虏听闻之……』

『军士佯装懈怠,亦需掌握分寸……不如就让胡骑相争于城下?』张辽继续补充道,『或许还可以……制造疏漏,让之前俘虏曹军兵卒「意外」寻得机会逃脱,令其带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两人低声商议着,身体前倾,声音低沉而专注,开始详细推演每一个步骤,分析每一种可能,考量每一个细节。

不知不觉之间,两人渐渐地靠近,身体虽然并未接触,但是地面上的影子已经融为一体。

帐外秋风依旧呜咽,卷动着旗帜,发出猎猎声响,但帐内的气氛已然截然不同。

之前些许存在的隔阂与猜度,已在二人充满智慧的善意有效的沟通交流之下,以及在二人以大局为重的共识之中,消散殆尽。

取而代之的,是两位当世名将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再次紧密凝聚起的高度默契与磅礴力量。

一场围绕邺城的智斗,进入了新的、更复杂的阶段。

……

……

一场秋雨一场凉。

秋雨淅淅沥沥,敲打着安阳城头的青砖,溅起细碎冰冷的水花。

安阳之北,也就是邺城了。

作为毗连而居的『友邻』,安阳和邺城在穿过岁月风雨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有着诸多共同点以及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至于这种联系,究竟是好是坏,自然是见仁见智。

战国时期的魏国,就已经设立了邺县。

后来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王龁攻下魏国的『宁新中』邑,将之改为安阳,具有安定、兴旺之意。

至于为什么当时叫做『宁新中』,这么显得有些奇怪的名字,谁也不清楚,或许要问当时的魏国老大,方能知晓……

或许是因为处于『宁新』之中?或许代表属于『宁』城之中的『新』邑?

就这样一个历史上的地名,都是处于朦胧的轻纱之中,似乎是很清楚简单,但是其中详情又有谁会完全知晓?

就像是当下安阳当中的人心。

是人都有心,但是人心隔肚皮。

雨水顺着安阳城的雉堞流淌而下,如同这座城池无声流淌的恐惧与不安。

审荣身披蓑衣,站在城门楼冰冷的阴影里,一双因长期焦虑而深陷的眼睛,死死盯着南方官道尽头那片被雨雾笼罩的朦胧天地。

他在害怕。

难以抑制的那种害怕,同时又害怕他的害怕会被人发现……

审荣不能让人察觉他是在害怕,所以他早早的穿上了戎装,以『保卫安阳』的名头带着私兵参与了安阳的防御。

只有在当下这种独处且阴暗的角落里面,审荣才在眼眸之中,流露出了内心真实的情绪。

距离那场血腥的清洗之夜,已经过去了一段时日。

一切似乎已经过去,一切也似乎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

即便是在城头上,多了几颗悬挂的首级。

不,不,多了首级也没有什么不同,毕竟哪一年,哪一月不会多些死人……

只不过,这一次似乎真的有些不一样了。

审荣不由自主的将目光滑向了城头那边,悬挂着那早已腐烂发黑,面目全非的首级之处。

那是崔越等人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