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7章 无畏擒龙(162)(2 / 8)

往碎片上爬,爬过的地方,数字开始往“七十三”倒退,像在重演驿站传讯的路线。

通道尽头的冰壁突然裂开,裂出的缝隙里,有个穿唐代服饰的人影正在往冰砖里钻,钻到第七十三层时,突然从砖缝里扔出块碎片,标着“一百零六”,形状与唐代的“吐蕃赞普印”完全相同。碎片撞在我们的头灯上,撞出的光斑里浮出些地图:图中的吐蕃使者正在往星宿海的“海眼”里嵌碎片,嵌到第七十三块时,海眼突然化作面巨大的铜镜,镜里的水位线与我们现在的冰下湖完全重合——是所有守镜人的时空共鸣。

赵砚立刻用朱砂在冰壁上补画了道镇镜印,丹砂接触冰砖的瞬间,突然在墙面燃起火焰,火焰里的根须正在寸寸断裂,断裂的碎片上,数字正在以每秒一块的速度减少,从“一百零六”往“一百零四”退,像被火焰吞噬的冰脉。但冰壁的裂缝越来越大,大到能看见冰下湖的湖水正在往上涨,涨起的浪涛里,镜根的根须已经跳到了“一百零七”,形状与星宿海的“星状湖”完全相同——镜根正在用湖泊的分布,构建立体防御网。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快往海眼的方向游!”胖子往冰下湖扔了个浮标,浮标的闪烁频率与第七十三块碎片完全相同,“元代驿卒的铜符上标着坐标,海眼就在湖底第七十三米!”我戴上潜水镜往湖里钻,湖水的温度突然降到零下四十度,但始镜残片正在发烫,烫出的暖流在我周围形成道屏障,屏障外的根须纷纷退缩,退缩的碎片上,数字正在往“一百零六”倒退。

湖底的淤泥里,有个光点正在闪烁,闪烁的光芒里,第二镜的轮廓逐渐清晰——是面巨大的青铜镜,镜面的形状与星宿海的星状湖完全相同,镜缘的刻痕里,有个穿吐蕃服饰的人影正在往镜里嵌碎片,嵌到第七十三块时,突然化作气泡,融入镜面的纹路里。“是吐蕃守阵人!”赵砚往镜面上撒了把糯米,“他把第二镜藏在海眼里,用湖水的压力镇压镜根的根须!”

海镜接触始镜残片的瞬间,突然发出“嗡”的轻响,整个冰下湖的水位开始下降,下降的漩涡里,浮出无数块碎片,标着“一百零八”到“一百五十”,形状与元代的驿站路线完全相同。这些碎片在湖底自动排列,排成条通往远方的路径,路径的尽头,有个穿明代服饰的人影正在挥手,他的腰间挂着块碎片,标着“一百五十一”,形状与明代的“乌思藏都司”印完全相同。

离三百六十五只剩二百零九块碎片时,湖底的淤泥突然剧烈翻涌,翻涌的浪涛里,镜根的主根正在往上涌,根须上的数字已经跳到了“一百五十二”,形状与整个青藏高原的湖泊分布图完全相同——镜根想把所有高原湖泊都变成它的镜像节点。我往主根上扔了块破镜刃残片,残片接触根须的瞬间,突然爆发出刺眼的金光,金光里的根须正在瓦解,瓦解的碎片上,浮出些明代的文书:“昆仑七镜,镜镜相生,毁其一则六镜皆破,守其一则六镜皆明。”

金光里的人影突然清晰,是个穿明代服饰的探险家,他正在往海眼里塞块碎片,标着“一百五十三”,形状与明代的“河源图”完全相同。“他在给我们留七镜的关联图!”胖子往金光里扔了个声呐探测器,“图上的红线——与七座古墓的连接线完全重合!”探测器的屏幕上,红线正在往唐古拉山的方向延伸,延伸的终点,有个光点正在闪烁,闪烁的频率与第七十三块碎片完全相同。

我们跟着红线往湖底的通道游,游到第七十三米时,突然进入片新的冰洞,洞壁上的冰雕正在复活,每个冰雕的胸口都嵌着块碎片,标着“一百五十四”到“一百六十”,形状与明代的“藏地土司”印完全相同。这些冰雕正在往我们的方向逼近,冰爪踩在冰面上的声响,与爷爷日记里记载的“镜根行军声”完全相同。

赵砚往冰雕群里扔了串鞭炮(是我们随身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