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
看似不错,其实不然,毕竟两广那个地方,哪个正经勋贵愿意去啊,与流放无异了。
历史上此人是拜了严嵩为干爹,才开始飞黄腾达,军权在握,也直接导致了“庚戌之变”的发生。
“庚戌之变”和“靖康之耻”颇有几分相似,都是外蛮一路打到中原王朝的京城,区别在于,金朝初立的时候,金军的实力确实强横,而嘉靖时期草原上的俺答汗,只能算是矮子里拔高个,完全不具备一路凿穿防线,孤军深入的能力。
那俺答汗是怎么一路打到北京城下的呢?
就是仇鸾放进来的。
这个畜生担任大同总兵,眼见俺答汗率领军队进攻,惧怕对方的敌势,竟然派人去贿赂俺答汗,让其绕开大同,进攻别的地方。
如此一来,俺答汗不费一兵一卒,就绕过了重镇大同的防线,在古北口守军后方突然杀出,打得明军大败,没了后顾之忧,这才一路南下烧杀抢掠,直接打到北京城外。
历史上赵时春对仇鸾的评价是“勾引虑患,几蹈亡宋覆辙”,半点没错,这样的人居然还被封为平虏大将军,后来膨胀了,想和干爹严嵩掰一掰手腕,被严嵩整倒,陆炳更是早就看其不顺眼了,揭发其恶行,死后也被开棺戮尸,传首九边,全家被诛。
俞大猷临行前,海玥就特意提过仇鸾,让其加以防备,如今陆炳也要去安南了,干脆把话说明白。
当然仇鸾只是顺带,海玥起身取出一部奏章,递了过来:“这是我与赵时春、唐顺之合拟的《定边九策》!”
陆炳接过细细看了,眉头逐渐紧皱,露出苦笑:“明威大才,却是给朝堂上下泼了一盆冷水!”
“是啊!难免要挨张阁老的痛斥了~”
海玥笑笑,泰然以对。
如今的局面是,天子希望用军事上的胜利来加强皇权,首辅希望用征安南的功绩来推行新政,文武群臣都想着沾光名留史册,岂容几个小小的后辈翰林指手画脚?
但这封奏疏是肯定要呈上去的,同时也有些别的安排,现在陆炳来的正是时候,海玥恳切地道:“文孚,我深知你的性情,这番话也只会对你言!边关万里,将在外难免便宜行事,你为锦衣卫却可行督军之责,若见军中脱缰之势,须得替朝廷勒住这匹烈马!”
陆炳神色前所未有地凝重起来。
这个托付可太重了。
重得让他都感到有些承受不起。
“一将功成万骨枯,如今我大明内帑空虚、边备废弛,若安南战局再生变故,恐再无经略四夷之力!”
海玥再沉声道:“文孚若能持重行事,非但功在社稷,更是活人无数,此乃拯救三军性命于无形啊!”
陆炳几经迟疑,终于缓缓点头:“好吧!”
意气风发地来,心事重重地走,但无论如何,这位前途无量的锦衣卫都南下了。
而陆炳离开京师的第二日,指挥佥事孙维贤就登门拜访。
“沈墨开口了!明威你万万想不到,这个顺天府衙推官背后站的是谁!”
相比起陆炳的随性,孙维贤的语气透出亲热,因为就在这段时间,英略社开始正式扩张,并毫不客气地借用了他的人脉渠道。
虽然对于这种侧重于江湖发展的做派,心里有些不屑,但孙维贤显然安心了,只要双方同乘一船,就不怕对方以身世要挟。
而看到了婚礼上群贤一心的威势,孙维贤更意识到,这位的潜力绝不在未来,即便是现在,就已经拥有了非同凡响的影响力。
陆炳离去,对方在锦衣卫内部恰好没了人手,自然希望填补上这个空缺,这才来告知案情后续。
海玥对待此人不可能如陆炳那般真诚,但也没有丝毫倨傲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