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水平如何。
待得一篇篇文章写就,墨迹未干,王慎中就审阅起来:“融汇经义与实录,论藩属之责,兼析边军优劣,言之有物,可为上等!”
“此篇仅言战和之一端,然引证得体,亦可为中等!”
“啧,这一篇就过于空谈了,王者无外,不切实际,一时之劳,万世之安,更是夸夸其谈,得黜落!”
王慎中在历史上是“嘉靖八才子”之首,“嘉靖三大家”之一,为另开唐宋派风气的第一人,文学上的造诣极高,但显然人情世故方面就不太精通。
严世蕃脸都黑了。
王慎中评价的文章里,唯一黜落的,就是他写的。
你这后辈也太不给前辈面子了吧?
王慎中却完全没有这么想。
他是嘉靖五年的进士,若论士林资历,在场众人多为后辈,即便是同辈也敬仰他的学识,如今来国子监讲学,已经是看在一心会的面子上。
现在着重点评了海玥、海瑞、林大钦的文章后,见他们细细聆听,互相探讨,亦是赞许孺子可教。
再见严世蕃脸色颇为难看,他也不理对方,直接略过,开始了下一个话题。
一场课程结束,大伙儿都把这位大才子送出门,真诚致谢。
严世蕃跟在最后,漫不经心地拱完手,眼珠转了转,又来到海玥身后,低声道:“明威,借一步说话!”
海玥与他走到堂外角落:“东楼何事?”
严世蕃低声笑道:“明威可知,顺天府乡试的考官已然定下?”
海玥奇道:“这么快就定了?”
严世蕃矜持地道:“自是还未公布,但家严得到了消息,我也是第一个与你分享!”
这话不夸张。
就在半个月前,桂萼辞去了内阁次辅的位置。
实在是病情越来越重了,到了天麻散都压制不住的地步,太医院诊断后,如实地禀告了嘉靖,嘉靖有感于这位老臣的鞠躬尽瘁,赐银百两、纻丝二表里、钞三千贯,准许其告老还乡。
所以此时桂载不在国子监,陪着其老父亲一起离京,去往家乡广州府了。
历史上就在六月二十七日,桂萼去世,享年五十四岁,现在或许能迟些,熬到下半年,或许还是差不多的时日,在返乡途中就会病逝。
但无论如何,一位忠诚体国,有经世之才,但性情狠辣,又好排异己的阁老,仕途已然落下帷幕。
而桂萼的病退,也代表着盛极一时的大礼议新贵,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了。
这回倒真不是嘉靖不信任,实在是岁月不饶人,再加上执政时期各方面的压力,使得这群高官更易衰老。
桂萼第一个撑不住,方献夫是第二个,张璁再急流勇退,便是再无领头之人,霍韬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都差了许多,担当不起一个派系的领袖。
如今已有了这个趋势,于是乎,百官的目光转向了异军突起的……
严嵩!
是的,这位的崛起当真是惊掉了许多人的眼球。
本以为继张璁之后,会是夏言得到信重,毕竟以礼仪入手,天地分祭得圣恩的路数实在太熟悉,结果万万没想到,居然是一直低调却又稳步升迁的严侍郎。
因为严嵩于此前二张一案挺身而出,亲手处置了以大理寺少卿汤沐、刑部右侍郎姚景阳、都察院左都御史张润为首的四十三名官员。
其中大理寺少卿汤沐之子汤达因勾搭赵宝妻郝氏,并与之谋害赵宝,嫁祸江大,与郝氏一并凌迟处死,汤沐包庇其子,罪无可赦,同样问斩,其余家人流放戍边。
而后谪戍边疆,终生不赦的有六名官员,包括姚景阳、张润在内;
谪戍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