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三年,北平。
连绵的秋雨已经下了三天,把整个北平城泡得湿漉漉的。南城的“聚义轩”茶馆里,吴吉正临窗而坐,手里把玩着一块刚收来的汉代青铜镜。窗外的雨丝斜斜地织着,将街对面的胭脂铺招牌晕成了一片模糊的红。
“吴老板,您这镜子可是个好东西。”茶馆老板王胖子端着一壶热茶走过来,满脸堆笑,“这汉代规矩镜,品相这么完好,至少能值这个数。”他伸出三根手指,比划了一下。
吴吉笑了笑,没接话。他今年二十五岁,中等身材,面容清俊,只是眉宇间总带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三年前,他从金陵大学历史系毕业,没像同窗那样去政府机关谋职,反而一头扎进了古董行,凭着过人的眼力和胆识,在北平的古董圈里渐渐闯出了名气。
就在这时,茶馆的门被猛地推开,一股冷风夹杂着雨水灌了进来。一个身穿黑色风衣的男人踉跄着走进来,风衣下摆沾满了泥点,脸上戴着一副墨镜,看不清容貌。他环顾了一圈,最终将目光落在了吴吉身上,径直走了过来。
“请问是吴吉先生吗?”男人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疲惫。
吴吉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我是吴吉。先生找我有事?”
男人坐下后,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轻轻放在桌上:“我听说吴先生眼光独到,想请您看看这个东西。”
吴吉打开油纸包,里面是一块巴掌大小的玉佩。玉佩呈碧绿色,上面雕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龙纹,龙鳞清晰可见,龙须飘逸,眼神凌厉,仿佛随时都会从玉佩中飞出来一般。玉佩的边缘有些磨损,显然已经有些年头了,但依旧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好玉!”吴吉心中暗赞。他拿起玉佩,放在鼻尖闻了闻,没有异味;又用手指摩挲着龙纹,手感细腻光滑,雕刻工艺精湛,绝非近代仿品。“这是一块清代乾隆年间的龙纹玉佩,玉质是上等的和田碧玉,雕工精湛,很有收藏价值。”
男人摇了摇头:“吴先生,您只说对了一半。这玉佩确实是清代的,但它的来历,远比您想象的要复杂。”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块玉佩,是我从一座古墓里带出来的。”
吴吉的眼神顿时变得警惕起来。他虽然做古董生意,但从不碰古墓里出来的东西,一是因为古墓里的东西阴气重,二是因为这行水太深,容易惹上麻烦。“先生,我从不收古墓里的东西,您还是请回吧。”
“吴先生,您先别急着拒绝。”男人急忙说道,“这座古墓不是普通的古墓,而是一座元代的将军墓。里面除了这块玉佩,还有很多珍贵的文物。我知道您对历史很感兴趣,这座古墓的发现,或许能填补元代历史研究的一些空白。”
吴吉的心动了。他虽然不想碰古墓文物,但作为一名历史系毕业生,对未知的历史总是充满了好奇。“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你自己为什么不把文物交给政府或者博物馆?”
男人苦笑了一声:“我是一个盗墓贼,人称‘黑猫’。这次我和几个同伙一起去盗这座古墓,没想到墓里机关重重,我的同伙都死在了里面,只有我侥幸逃了出来。我现在被仇家追杀,实在走投无路了,才想请吴先生帮忙。”
“帮你什么?”吴吉问道。
“我想请您和我一起再去一次古墓。”黑猫说道,“我知道里面有一间密室,里面存放着将军的日记和一些重要的文物。只要能拿到这些东西,交给政府,我就能戴罪立功,摆脱仇家的追杀。而且,我可以分一半的文物给您。”
吴吉沉默了。他知道这是一个冒险,但也知道这是一个了解元代历史的好机会。而且,黑猫说的没错,这些文物交给政府,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你能保证我的安全吗?”
“我能。”黑猫点了点头,“上次我已经摸清了墓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