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7章 无畏擒龙(132)(2 / 8)

的裂缝里冒出绿色的嫩芽,是安魂花的种子,被刚才的晨雾带到了这里,正在生根发芽。

“地脉灵体说,它们会在这里种满安魂花,等花开了,就把血煞墓的故事告诉每一个经过的人。”小望的声音带着哽咽,“就像望气人用魂魄守护裂隙一样,它们在用生命守护邙山的地脉。”

胡辣汤的热气模糊了视线,我望着崖壁上的嫩芽,望着手里的镇魂镜,望着身边的同伴,突然明白爷爷为什么要把笔记留给我——不是为了让我完成他未竟的事业,而是为了让我知道,守护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

从秦岭的裂隙到黄河的煞涡,从龙涎窟的骨龙到邙山的血煞,每一次险象环生,都是因为有人在默默付出:望气人化作金光加固封印,幼龙用龙晶焰封锁海眼,前世身用血脉拖延血煞……他们就像崖壁上的安魂花,在无人知晓的角落,绽放着守护的光芒。

“该回洛阳了。”我站起身,镇魂镜的光芒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祠堂的供桌还空着,得给它找个合适的位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老油条已经把背包收拾妥当,里面多了个小小的布包,装着镇魂镜的碎片:“胖爷我顺便去趟胡辣汤店,让老太太给咱们加双份牛肉,好好补补。对了,我还得把血煞墓里的壁画拓下来,留给三百年后的守镜人看看,胖爷我当年多英勇。”

白灵把融合的玉佩系在胸前,玉里的白衣人魂魄对着崖壁上的安魂花挥了挥手,像是在告别,也像是在迎接新的开始:“我要把安魂花的种子撒遍洛阳的地脉,让每个角落都能闻到它们的香味,这样就算有煞气异动,我们也能第一时间知道。”

小望捡起地上的铜铃碎片,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地脉灵体说,等碎片找到彼此,铜铃会变得更厉害,能听懂三百年后的地脉语。到时候,我就教它说洛阳话,说胡辣汤有多好喝。”

我们沿着山道往下走,晨雾渐渐散去,邙山的轮廓在阳光下清晰起来,地脉的金光像层薄纱笼罩着山峦,温柔而坚定。养煞池的方向传来微弱的震动,是地脉在自我修复,那些崩塌的石块正在被新的土壤覆盖,安魂花的种子在裂缝里生根发芽,像无数个绿色的希望。

我知道,这不是结束。

因为邙山的地脉里还残留着血煞的邪气,需要数十年才能完全净化。

因为镇魂镜虽然完整了,却还需要守镜人唤醒它的全部力量,等待三百年后的血月。

因为三百年后的血月,依旧在命运的尽头等待着最终的决战,等待着煞母残魂与血煞的残余力量合二为一。

但我不怕。

因为洛阳的祠堂里,会有镇魂镜的光芒彻夜长明,守护着地脉的安宁。

因为安魂花的种子会在邙山、在黄河、在秦岭生根发芽,将守护的故事代代相传。

因为白灵的玉佩里,白衣人与守脉人的约定终于实现,跨越三百年的等待,终将在血月来临时绽放。

甚至连老油条背包里那块没吃完的压缩饼干,都像是在说:别急,路还长着呢,故事还没讲完。

我们的身影消失在邙山的山口,身后是正在复苏的山峦,是悄然绽放的安魂花,是三百年的守护与传承。前方是洛阳的方向,是老宅的炊烟,是胡辣汤的香味,是等待着我们的新挑战,新冒险。

我握紧手中的镇魂镜,镜面映出我们前行的背影,映出邙山的轮廓,映出洛阳的金光,映出三百年后血月的微光。

这故事,还要继续写下去。

在洛阳的雨里,在秦岭的雪里,在黄河的浪里,在三百年后的风里。

永远,没有结尾。

回到洛阳时,老宅的石榴树已经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桠上挂着个鸟窝,几只麻雀正往窝里叼干草,像是在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