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蒲公英的种子乘着云彩飞”,像“一个新的约定”。
小叙的种子日记最后一页,画着“感恩仪式的热闹场面”,旁边写着“共生不是谁依附谁,是我们一起长大”。书页的角落,没有结尾,只有“一片空白的画纸”,和“一支沾着孜然粉的画笔”,像“等着被填满的新故事,等着被种下的新种子,等着在共生里慢慢发芽的明天”。
夜市的烟火“又升起了”,王凯旋的烤炉前“依旧排着长队”,他烤着“用新孜然粉做的烤串”,嘴里“哼着齿轮星系的小调”;小凯在“种子库门口”摆了个“小摊位”,卖“自己做的‘共生种子书签’”(用金属花的叶子和荧光果的汁液做的);胡八一、Shirley杨、鹧鸪哨在“观测站里”研究“去气态星的路线”,平衡之羽的光芒“在星图上标出了安全航道”。
金属花的响声、荧光果的蓝光、能量孢子的金光、孜然草的香气,还有“人们的笑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共生之歌”。这首歌唱着“地球与宇宙的相遇”,唱着“不同生命的互相需要”,唱着“那些藏在烟火气里的平衡与温柔”,也唱着“下一次出发的期待”——去气态星的云海,去更多未知的星系,去种下更多连接地球与宇宙的种子。
盛夏的雷阵雨过后,夜市的空气里浮着“淡淡的云气”——那是气态星人留下的“云种子”在“苏醒”。这些种子遇水后“膨胀成半透明的小云团”,在离地半米的空中“缓缓浮动”,碰到“地球的蒲公英种子”,就会“粘在一起”,化作“带着绒毛的云絮”,飘向“种子库的方向”。王凯旋举着“烤串签子”追着云絮跑,机械臂上的孜然粉“撒了一路”,粉粒落在云絮上,竟让云絮“染上淡淡的金色”,飘得“更欢快了”。
“操,这云还会挑食!”他看着“云絮扑向孜然草”,在草丛上方“盘旋着不肯走”,突然乐了。小凯举着“云种子观测仪”(气态星人送的,像个“透明的网兜”)跑过来,网兜一靠近云絮,就“自动展开”,把云絮“轻轻兜住”,屏幕上跳出“开心指数98%”,下面还有行小字“检测到孜然香,满足度极高”。
胡八一的平衡之羽在“种子库与云海之间”架起“能量索道”,这些索道像“银色的丝线”,把“地面的共生能量”输送给“空中的云絮”。云絮吸收能量后,开始“分裂出小云朵”,每个小云朵都“拖着蒲公英的绒毛”,有的飘向“老槐树”,在枝头“结成云团”;有的落在“友谊之花上”,给花球“盖上薄薄的云被”;有的胆子最大,竟“飘进王凯旋的烤炉”,被炭火“烘成了‘孜然味的云饼’”,飘出来时“带着焦香”,引得众人哄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气态星的生命,靠‘快乐能量’生长,”胡八一给“围观的孩子们”解释,指着“烤炉旁的云饼”,“它们喜欢温暖、香气和笑声,就像我们喜欢阳光和雨水,这是不同生命的‘生存本能’,尊重本能,才能找到相处的平衡。”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伸手去抓“飘过来的云饼”,云饼在他手心“化作甜甜的雾气”,小孩“咯咯地笑”,手心留下“淡淡的孜然香”。
Shirley杨的义眼“解析出云饼的‘成分’”:80%是“气态星的云能量”,10%是“地球的水汽”,剩下的10%是“孜然香和笑声的能量”,这种成分让云饼“既有气态星的‘轻盈’,又有地球的‘实在’”。她把分析结果“同步到‘跨域美食网’”,很快收到“齿轮星系的回复”:“请求邮寄云饼,想试试金属羊配孜然云饼的味道”;液态星人则“发来流口水的表情包”,附言“能做成云饼糖浆吗”。
“这是‘第一个地球与气态星的共生食物’,”她把“云饼的做法”贴在“宇宙串吧的墙上”:“取开心的云絮,加炭火烘焙,撒孜然粉,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