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便迅速被淹没。 队伍行进至胡里山炮台外围约一里多处,已经能清晰地看到炮台那巍峨而狰狞的身影,厚重的石墙在炮火中不断震颤,墙头的垛口后,郑军守军的身影在硝烟中慌乱地跑动,厚重的炮台大门轰隆关上,外围那些被红营部队击溃的郑军兵马还有许多人被关在外头,炮台护墙上抛下绳子,让他们成了第一批“蚁附登城”的人马。 宋汤兴抬手示意部队暂停前进,依托一道天然形成的土坎展开,抽出望远镜观察着胡里山炮台和周围的地势,战前会议上,根据黄良骥的描述和标注制作的沙盘与实际的地形几乎别无二致,宋汤兴的目光投向炮台西侧,那里有一片在硝烟中显得影影绰绰、随风摇曳的大片芦苇荡,沙盘上,里头有一条清晰的小路。 “老孙!”宋汤兴放下望远镜,沉声喝道,一名身材精悍、眼神锐利的军官立刻跑了过来,宋汤兴朝着那片芦苇荡一指:“按照之前的计划,给你一千人,去那片芦苇荡里找到那条小路,绕到胡里山炮台的侧后去,你们离开,我即刻向胡里山炮台发起进攻,吸引炮台上守军的注意力,你们动作要快,越快,牺牲的将士们越少!” “明白!定然不辱使命!”那名军官眼中闪过兴奋与决然的光芒,重重抱拳,随即转身,开始低声而迅速地挑选人手,准备器械,不过一刻钟功夫,一支千余人的精锐部队,便如同鬼魅般脱离了主阵,借着地形掩护和尚未完全散去的硝烟,悄无声息地向着那片广袤的芦苇荡潜行而去,很快便消失在茂密的芦苇丛中,再无踪迹。 宋汤兴缓缓喘了口气,腰刀朝着胡里山炮台一指:“进攻!不要留手,声势越大越好!全军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