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盐商之行(特别篇)(2 / 5)

醉殇 秦玥枭 5797 字 5天前

收敛之道,然则已如秋日黄花,晚矣!吾等筹划布局,经年累月,其间艰辛,非尔等所能窥探。今欲轻言翻盘,岂非痴人说梦?吾当以不变应万变,静观其变,待其自露破绽,再行雷霆一击,使其永无翻身之日。”言罢,严嵩轻挥衣袖,将密函掷于烛火之中,片刻间化为灰烬,唯余一缕青烟,袅袅升腾于书房之内。

一日,严嵩忽闻嘉靖帝召见,心中微动,料此事必有蹊跷,遂整衣敛容,匆匆入宫。

至御书房,嘉靖帝正襟危坐,面色凝重。严嵩趋前几步,躬身行礼。

嘉靖帝略抬龙目,淡淡言道:“严卿,朕闻朝中近日颇有流言,言你与徐阶不和,争斗日烈,此事可是属实?”

严嵩闻言,心中一凛,然面色如故,恭声道:“陛下明鉴,臣与徐阶大人同朝为官,偶有政见不合,实乃常事。至于争斗之说,臣实不敢闻。”

嘉靖帝微微蹙眉,沉吟道:“严卿休要欺瞒于朕,朕虽身居九重深宫,然朝中之事,朕亦略有所闻。朕心所系,乃望卿等二人能勠力同心,共襄国是,辅佐朕治理这大好江山,而非彼此构隙,互相倾轧,以伤朝纲。”

严嵩遽然伏地,叩首而拜,说道:“陛下圣明烛照,微臣洞悉陛下心意。臣必当与徐阶捐弃旧怨,同心协力,共辅陛下。”

嘉靖帝闻严嵩之言,微微颔首,面露赞许之色:“卿既有此心,朕心甚慰。今有江南盐税一案,关乎国计民生,朕欲命卿与徐阶携手查办。若此事能得圆满解决,朕必当重赏,以彰尔等之功,那构隙之说就此作罢,可好?”

严嵩闻旨,心中虽惊涛骇浪,然面上却不动声色,他深知江南盐税一案,盘根错节,其中纠葛甚深。陛下此举,实欲借此案以制衡朝臣,使之相互牵制。然严嵩老谋深算,深知此时不宜表露心迹,遂唯唯诺诺而应道:“臣蒙陛下厚恩,敢不竭心尽力?臣定当谨遵圣命,与徐阶同心协力,以成此大事。”

严嵩既出宫门,面色阴沉如水。

其子严世蕃见状,趋步而前,拱手问道:“父亲大人,何以面色如此不悦?”

严嵩冷笑一声,道:“陛下今日之举,看似调和鼎鼐,实则暗藏机锋,为我等设下一道险关呐。”

严世蕃闻此,满脸疑惑,不解其意。

严世蕃闻父言,眉头紧锁,满脸疑惑,不解其中深意。

严嵩见状,于是便徐徐道来:“江南盐税一案,背后势力错综复杂,如虬鬐纠结,难以理清。各方利益如麻交织,错综复杂。若我等深查其中,难免触动权贵的逆鳞,招致祸患;若敷衍塞责,草率了事,陛下必心生疑虑,吾等亦难辞其咎。”

严世蕃听罢,面露忧色,道:“那徐阶老儿,岂不明此中利害?他必借机构陷我等。”

“徐阶此人,虽善借机行事,然我等亦非束手无策之辈。”严嵩微摇其首,眸中闪过一丝狠戾之色,慨然而言,随后,他昂首观天,沉吟片刻,接着对他的严世蕃说道,“我儿切记,此番查案,须得先发制人,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你当迅速遣人,暗中探查那些与徐阶过从甚密的盐商,务求寻得他们违法乱纪的确凿证据,使其无所遁形。”

严世蕃闻父言,目中精光闪烁,喜色溢于言表,躬身答道:“父亲大人此计,真乃神来之笔,孩儿钦佩之至。我即刻着手准备,誓必不负父亲所托。”

言罢,转身欲去,严嵩复唤他道:“我儿且慢,此事须得谨慎行事,万不可打草惊蛇,切记切记。”

严世蕃点头应允,方大步流星而去。

严世蕃离去后,严嵩独自站在庭院之中,望着天空喃喃自语:“徐阶啊徐阶,这次看谁能笑到最后。”

严世蕃既承父命,行事愈发机密谨慎,于是暗中召回昔日的党羽,此辈中不乏昔年与倭寇勾结之徒,虽恶名在外,然于权谋之争,犹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