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固体燃料、发动机以及对锑化铟制导头的研究不够深入,空军只追加了200万经费,然后就没管了。
“既然如此,那就先制造遥测弹。加快进度。”
谢威想都没想。
“同时搞3个项目的样品测试,人手不足不说,经费……”
赖教授又开始提经费。
学校现在有钱,他们都知道。
想要获得更多经费,找张鸣秋跟刘德宝都不如找谢威管用。
“人手方面,我也没办法。赖教授、石教授,你们之前有不少同学跟学生,还有师兄弟是搞这个的吧?资金方面,先期的800万如果不够,我会想办法说服刘书记追加对防空导弹跟空空导弹的经费投入……”
谢威翻了个白眼。
防空导弹设计室这边,确实不适合来。
自己都已经答应给他们800万经费,依然还想要更多。
不过,谢威倒是能理解。
经费充足,意味着可以持续地进行各种实验,发现设计中的问题,从而修改设计,研发出更先进的装备。
所有国防科技工作者,谁都想为国防实力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只有国防实力强了,国人才不会受欺负,曾经那百年屈辱才不会再重现。
落后,就要挨打。
已经深入这个时代每一名国防科技工作者的骨子里。
“那行,我们马上就开始生产样弹。”
赖教授一脸兴奋地说道,见谢威要离开,急忙说道,“谢威,别走啊,中午一起吃饭,咱们再讨论讨论……”
听到这话,谢威头也没回地离开了。
开玩笑呢!
导弹室的饭,同样是学校食堂的,哪里吃不是吃?
自己在这里跟他们一起吃,赖教授跟石宏伟两人肯定会借着机会让自己答应帮他们从学校要更多经费。
那可不行。
要不然其他项目团队跟着学,自己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你小子去哪儿了?现在要找你可不容易!”
谢威准备去方鹏举的火箭炮项目了解一下为部队准备的150火箭炮改进进度,同时看看谢柔,却被杜国旺给堵住了。
“杜叔,您老有事打个电话,我直接来找您啊。”
对于杜国旺,谢威还是非常在意的。
不说他当初亲自到蓉城接自己,仅仅是杜国旺夫妻对自己跟谢柔两人的照顾,都得承这份情。
“拉倒吧。打电话几乎都找不到人,要么就是没人接。你小子,现在也不到家里了……”
“……”
面对如此指责,谢威不知道如何回答。
他在土木楼的办公室有电话,不过大部分时间谢威跟莫灵羽都是不在办公室的。
“走,跟我去机电系。”
杜国旺拉着谢威往机电系走去。
“杜叔,难道机电系出了什么问题?”
往机电系去的路上,谢威问杜国旺,数控车床的两轴联动数控系统已经投入了生产,在市场上反向不是特别好,也不算差。
三轴两联动的数控车,同样也有市场。
这些数控系统都是用于普通车床、铣床的改造。
哈一机那边的数控机床什么情况,谢威长时间都把精力花在程控交换机跟军工相关项目上,很少关注数控系统的发展。
至少,那边是不会缺乏经费的。
“现在东芝、三菱、法那科等好几家日本品牌的数控系统跟机床进入了国内市场,甚至已经在建设国内的合资工厂……”
杜国旺幽幽地说道。
“之前咱们不是有不少的用户?尤其是航天那边给了一批订单……”
谢威疑惑了。
当初航天准备引鬼子的数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