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表着修行者最终找到了真正的解决之道。他收回法宝,制服妖怪,象征着修行者在获得了正确的方法和指引后,能够战胜内心的魔障,继续前行在丹道之路上。
整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丹道修行中,修行者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保持勇敢、坚定的信念,不断寻求更高的智慧和指引,最终就能克服魔障,实现修行的目标。
有一物在天地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没有具体的形态,原本寂静无声。它能够成为万物的主宰,不随着四季的更替而凋零衰败。这里所指的是那炯炯有神却不昏暗,无形无息,乃是天性之真所归之处而言。在这一篇中,如来所给予的启示,正是指示这个道理。言语作为意念的主导在于虚无之中,而知晓意念之主导在于静坐观照。只有获得了主人公,才能使意念所居之处安定;只有知晓了主人公,才能真正得到主人公。倘若涉及凭借听闻、见识、智巧、知识的力量,而想要使情感安定、意念宁静,那就如同请求天神、雷将、火德、水星相助一般,终究难以逃脱其圈套。即便偶尔有所觉悟、暂时有所领悟,忽然得到了过去的东西,也如同偷营劫寨,只是偏师奇兵的剽掠而已,难以长久。
“行者偷得了金箍棒,又想要偷他的圈子,干起了掏摸的买卖。见到圈子却不知圈子为何物,无法下手。只见火器明亮晃眼,如同白日一般,看到一切被套去的兵器等物,便满心欢喜,跨着龙纵火而回。”这就是偶尔有所觉悟、暂时有所领悟而忽然得到过去的东西,也就是追逐末节而忽略根本,刚刚得到却难以保证不会很快失去。那“八戒、沙僧、长老仍然被捆着没有解开,白马和行李也还在屋里”,又怎么能够走得了路呢?所以老魔说道:“贼猴啊!你枉费心机,使用机关,却不知我的本事!”这确实是不知根本啊。众神以为自己得志了,一起再次出战。“众神灵依然赤手空拳,孙大圣也仍然是两手空空。”烟火的明亮,又怎能照亮那迷惑人心的昏暗呢?毫无执持之物,没有可以着力之处,又如何能奈何那意念所居之处的妄动呢?所以老魔叫喊道:“小的们,动土修造。”要“杀了唐僧三众谢土,大家散福受用”。动土就会伤害本性、危害生命,这话的意思十分分明。
“火德埋怨自己性子急,雷公责怪自己心焦,水伯闷闷无语。”这些都是聪明才识之人,凭借回忆、逆谋、揣度,呈现出乖谬和失去中和之象。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如果不是如来用慧眼观看,又怎能清楚明白呢?“如来”,无所从来,也无所去,也就是“天所赋予我的,无法增加也无法减少的东西”。“慧眼”,就是本性灵明,返观内照,表里晶莹透彻,丝毫杂质都不存在,不迎合也不追随,自然明净,如同明镜止水一般。“行者早早地来到了灵山,四处观看,忽然听到有人叫道:‘孙悟空,你从哪里来?’”并非真的来到了灵山,灵台方寸之地就是灵山,忽然悟到了如来的境界,所以说:“初次来到贵地。”如来问道:“你怎么独自来到这里?”这里是人所不知,而只有自己独自知晓的地方。
如来听说后,将慧眼远远地显现出来,早已知晓,对行者说道:“那怪物我虽然知道,但暂且不可说破。”这是说这个东西唯有自己去领悟,难以借助言语说明,正所谓“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又说道:“我这里用佛法之力帮助你。”“行者问道:‘如来助我什么法力?’如来立即命令十八尊罗汉打开宝库,取出十八粒金丹砂,各持一粒,给悟空助力。用这些金丹砂陷住怪物,使他动不得身,拔不得脚。”真是妙啊!“十八”,就是“木”,解释为木能克土,以此作为助力,但这只是根据道理的空谈,让人到哪里去着力呢?十八粒金丹砂,让十八尊罗汉取出,各取一粒。“十八”加上“各”就是“格”,意思是能够格正这个东西,才能收服这个东西,正所谓“打开金宝藏,令人各认取”。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