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孔有德自焚(3 / 4)

和兵力来增强自身实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瓦解大明军民的抵抗意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皇太极此举对于刚刚建立不久的大清王朝具有极其深远且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为清朝日后逐鹿中原、定鼎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南明军民的抗清斗争带来了新的变数和转折。】

*****

努尔哈赤死在红衣大炮下的消息一经传出,犹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涛。

满清内部瞬间炸开了锅——四大贝勒、四小贝勒、五大臣们议论纷纷、交头接耳,满脸惊愕与惶恐,包衣之间更是流言四起,旗人们人心惶惶,不知未来何去何从。

一时间,朝野震动,刚刚又从满清改名为大清的整个国家顿时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

【顺治元年,当清军气势如虹地踏入山海关之后,孔有德这位前明将领紧紧跟随在豫亲王多铎身后,对李自成以及南明的武装势力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追击与围剿行动。他们一路南下,所到之处如狂风扫落叶一般,毫不留情地镇压着江南各地此起彼伏的抗清斗争。

时间来到顺治三年(公元 1646 年),孔有德因其赫赫战功而被授予平南大将军这一殊荣。自此,他肩负起更为艰巨的使命——进攻南明永历政权。从这一刻起,孔有德终于能够独当一面,统领自己的军队踏上新的征程。

在战场上,孔有德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断力。他率领大军迅速攻占了湖南地区,一时间声名大噪。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当他挥军直指桂林时,遭遇了瞿式耜等人的顽强抵抗。这场激烈的战斗让孔有德尝到了失败的苦涩滋味。

顺治五年(公元 1648 年)六月,孔有德率领疲惫之师抵达武昌,在此等候圣旨安排换防事宜。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金声桓、李成栋突然举起反清大旗,各地清军纷纷陷入困境,急切地向孔有德发出求救信号。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对如此紧急的局面,孔有德竟然按兵不动,未派出一兵一卒前去增援。

不久之后,孔有德班师回京。经过一番波折,南方的局势逐渐趋向稳定。此时,清廷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南方,计划调动三位归顺清朝的王爷继续南征。一开始,清廷决定让孔有德驻守福建,而尚可喜负责平定广西。然而,尚可喜却认为广西地势偏远,情况错综复杂,心中有所顾虑,因而有意推辞这项任务。

就在众人犹豫不决之时,孔有德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承担平定广西的重任。他那坚定的态度和勇气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最终,清廷批准了他的请求,改封其为定南王,并调拨两万精锐之师供他指挥出征广西。不仅如此,孔有德还携带全家老小一同前往,决心要在这片土地上建立功勋,扞卫大清王朝的统治。

顺治七年(公元 1650 年)的十一月,孔有德率领着浩浩荡荡的清军气势汹汹地攻破了桂林城。这座曾经繁华热闹的城市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恐慌之中。南明的重臣们纷纷落入敌手,其中包括声名显赫的张同敞和瞿式耜,以及接替那位恢复洪武278年号自称监国的朱亨嘉而成为末代靖江王朱亨歅。

孔有德趾高气扬地住进了宏伟壮丽的靖江王府,毫不客气地将其改名为定南王府。一开始的时候,或许是出于某种政治考量或者虚伪的客套,他对待这些被俘的南明要员竟如同座上贵宾一般,礼遇有加。然而,好景不长,很快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原来,孔有德意外地截获到了一封瞿式耜暗中联络焦琏准备攻城的密檄。这一发现让他怒不可遏,之前伪装出来的友善面具瞬间被撕下。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令将瞿式耜和张同敞处死在了桂林风洞山仙鹤岭之下。而可怜的靖江王朱亨歅,则在西门外一间简陋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