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太师食邑三千石(3 / 4)

楚兵 一代神坑 2015 字 1个月前

招是科举改制。

楚国科举一百多年,从来没有糊名,

这让楚太祖的科举制度,名为选拔人才,实则成了各家大族把控朝政的途径。

但今日一糊名,谁能中,谁不能中,那就很难控制了。

其次,各地方按地域选拔人才,这将进一步削弱门阀大族对朝廷的掌控力。

此两招都是掘世家大族的坟。

可笑这两个蠢货还不据理力争,竟然在这里等待。

‘祖宗之法不可变,楚国科举百年,已经得到了验证。’

‘项衍是你的祖宗?我赵人的祖宗是文皇帝李虎,哪来的祖宗之法?’

武德殿,激烈的争吵开始了,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像丁浑、张元仓之流一样愚蠢。

武德殿大战中,霍守易不着痕迹的,偷看一眼皇帝周云。

黑袍没说错,

皇帝要动门阀大族的根,这就是倒行逆施。

皇帝作为权力的受益者,竟然要为了那些所谓的贱民,所谓的仁义,去动摇皇族的统治基础。

这让霍守易看到希望,他认为今后几年赵国必然会动乱起来。

代国计划,也许并非不可实现。

浑水摸鱼,也许霍家还有再起的机会。

恍惚之间,霍守易忽然听见了太师李岗的声音,

此刻,他才发觉,原来科举改制已经完成,

此刻在说李厚的事了。

“岂有此理,王勃退下!太师乃国之柱石,岂容你多言。”

“李厚为太师亲族,朕将决断权交由太师,是杀是放,全凭太师做主。”

“启禀陛下,李厚罪无可恕!”武德殿里,太师李岗大义炳然的话,令文武百官不禁一阵错愕,

只见青山寨老当家李岗,身躯挺拔,立与武德殿中,

他目光炯炯,完全支持皇帝周云道,

“李厚勾连泾县、庆县各级官员,伪造旱灾,赋税贪墨四万二千贯,粮食贪墨十四万石。”

“如此恶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臣认为李厚当斩立决。”

武德殿红瓦高耸,

歇山顶的飞檐上,有一只听风兽。

忽然,‘呼呼’的大风方向改变,听风兽猛然转身,

与此同时,远方的赵旗也改变了飘扬的方向。

风向变了。

武德殿龙台上,赵帝周云龙目闪过异色,

满朝文武惊愕于李厚之事和谐,惊愕于铁驼子等青山元老的安静时,

周云坐在龙台,李岗立在殿中,

两个认识几十年的翁婿,距离只是十步,

但此刻,两人却比昔日初见还要陌生。

赵帝周云,已经失去了那个忠心耿耿的岳父,死心塌地维护他的太师。

在雪林换权的时候,是李岗义无反顾的支持,才让周云不发一言,得到了雪林领导权。

在两李合一,李家堡李娘子回来后,也是他坚定的站在周云一方。

可这样的人,他不会再出现了。

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继八瞎子之后,皇帝又损失了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李岗、铁驼子等人错了吗?

似乎没有,他们只不过是想要维护自己现有的权力。

所有人都没错,河北公孙氏没错,圣元皇帝却要消灭他们。

重楼三问就像是这个时代的漏洞,

始终围绕在王朝兴衰上,左右着每一个皇帝的命运!

“太师深明大义,朕倍感欣慰!”武德殿龙椅上,周云目光如炬,

这一刻,满朝文武当面,君臣和睦,一派繁荣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