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得到一个消息,导致明天军议提前了。”
“消息公布前,本王还有一个问题。有没有统领,愿意主动承担平城的防守?”
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为了不防守平城,十几个赵国统领,都暗自发力,想尽了办法。
切莫以为,这些人思想肮脏,都想占便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便身不由己。
防守平城是没有功劳的,大概率就混个资历。
下面的将领跟着老大,混不到好处,自然心有不甘。
如今,各家统领谁不是代表一方势力,
若是自己当老大不争取,那就会离心离德。
更何况,功劳意味着更高的官职,更多的权力。
赵国鲸吞天下之际,谁愿意错过这样的机会呢?
河北破楚之功,名动天下,甚至名垂青史的事,哪个武夫不想?
赵王行台下,不少人看了看李兴跟杨延。
因为留守平城,必须是一位有足够份量的大将。
赵王大概率不留龙骧,就会留玄武,
至少留下他们一个统领,赵武生或者是赵阿四,那是没跑的。
太原丁宏度如今兵强马壮,虽然是盟友,但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
赵国永远不会真的完全信任一个盟友。
哪怕这个盟友,是赵国的姻亲,该防还得防。
主位之上,周云目光冷厉,扫视众将后,
不禁失望的摇头,刚想开口,却见有人站了出来。
“上官彪才疏学浅,末将愿意率领步二营留下,请赵王恩准。”
为什么,赵国目前大部分兵马,依旧是宗族模式?
因为此刻,明知道吃亏的情况下,
上官彪依旧能开口留住部队,且还能够有效的控制。
如果不是宗族兵,下方不是上官氏同族,
那统领放弃,下方旅官唱反调,军队就成了一盘散沙。
步二营上官彪一出头,赵王军议立刻响起一阵喧嚣,
台下几十个武川嫡系,不禁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文官座位,刘庶、贺诗楚互视一眼,默默的摇了摇头。
这个上官彪,必然是为了赵王颜面,才站了出来。
因为没人相信,要是周云不暗示,上官若雪不说,
上官彪愿意放弃河北大战这种好事情。
赵王军议,白色狼旗之下,
一员身材高大,眼睛显小,极度嚣张的年轻大将,眼里闪过了异色。
他拿起面前的一尊美酒,仰头喝下。
“好,好!”
既然有人愿意,赵王周云就不用钦点了,
因为无论钦点了谁,估摸着,等会又有人不服气了。
“既然上官将军愿意,那本王就定了。”
“起王令,命步二营留守平城,护卫赵国后方。”
行台之上,武川雄主威风赫赫,气宇轩昂。
周云说完这个后,忽然态度大变,冷冷一笑。
他起身踱步,来到了赵王行台边缘,从怀里拿出了一张赵纸。
扫视群臣后,星目一凝,冷哼道,
“李义,把这上面的事,读给孤的赵国大将们听听。”
二十四岁的李义,身形高大,相貌堂堂。
作为赵王亲卫队官,他昂首挺胸,踏步行礼,
接过赵纸后,略微观看,不禁瞳孔微缩,
不由自主的瞧了一眼身覆精甲的上官彪,
但他也只是愣神半息,行台上,李义依旧没有犹豫,朗声大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