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北非外海,漆黑的夜幕与深色的海水融为一体。
美利坚第六舰队的主力核动力航空母舰“艾森豪威尔号”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庞大的舰体切割开墨色的海浪。
甲板上战机的轮廓在稀疏的星光下显得冷峻肃杀,相控阵雷达无声地持续旋转,扫描着每一寸空域。
在其周遭,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以及看不见的攻击核潜艇组成了一个半径数十海里的立体防御圈。
不远处的海面上,法兰西海军的“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保持着默契的巡航阵型。
几乎在同一片夜空下,千里之外另一处荒芜的海岸线,却上演着截然不同的场景。
没有灯光,唯有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着嶙峋的礁石。
几艘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硬壳充气艇如同幽灵般悄然靠岸,数十个全副武装的黑影无声地滑入冰冷的海水,迅捷有序地涉水上岸,他们的动作干净利落,转眼间便彻底融入岸边的黑暗,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这是各国特别防御处先头部队。
与此同时,在这场军事行动的背后,另一场无声的撤退早已持续了数周。
各主要国家的外交驻地虽表面维持着平静,内部却处于高度紧张的临战状态。
神州驻尼亚美亚大使馆内,最后一批关键人员的名单被反复核对。
撤离计划被拆解成无数个看似日常的片段。
中资企业的通勤巴士“恰好”路过营地,“顺路”捎人去采购。
印有国际组织标志的车辆在仓库后勤区进行着“常规物资转运”,甚至出现了前往偏远地区进行“医疗援助”的包机。
一切行动都力求做到自然,最大限度地避免刺激当地势力和可能潜伏的耳目。
其他大国的使馆区同样如此。
美领馆利用其情报网络,将技术人员伪装成游客,通过小型私人飞机从偏远机场送离。
英领馆则凭借传统关系网络,借助当地酋长和英资矿场的渠道,将人员秘密转移等等。
而当舰队完成最终集结时,绝大多数撤离的目标已然悄然离去。
留下的各使馆仅维持着最低限度的运转。
进攻前的准备,似乎已经准备就绪。
.....
神州,首都,御直总阁。
“参与本次行动的各国特别防御处精锐已抽调完毕。”
“欧洲司、南美司及北美司的先头部队均已按预定时间出发,亚洲司方面,印联邦与澳大利的队伍也已启程,扶桑最终还是派出了由樱花神社的执剑人亲自带领的一支精英小队参与,寒国方面已正式回复,不参与此次跨境行动,此外,新罗的御天歌表达了强烈意愿,希望与我方主力协同,一同集结出发。”
“王伯详署长已协调八大局,拟抽调三十五支黑冰台,并配属三十二个神机营中队,共同构成我方的核心突击力量,常规部队方面,海军将派遣一支护航编队前出提供战略支援,但暂不直接参与登陆作战,正面战场的压力牵制,将主要由以美利坚为首的多国常规部队承担。”
叶知薇合上手中的简报文件:“另外,中央方面下达了明确指示,要求内御直也必须参与到本次行动中,旨在一举肃清天道众,确保此次清剿不留任何死角。”
“让小烈她们拟个章程,内御直抽调二百御直和一名指挥使参与这次行动,随行灵务司和转运司也一并跟上,人数斟酌一下就行。”老御直小心翼翼地往一只鸡上面包裹荷叶,边说道:“同时也跟其他灵部打个招呼,内御直参与完这次行动就会返回神州,不会停留或者途径他们国家,让他们放心就好。”
“二百御直加一个指挥使...”叶知微怔了怔。
“嫌少?”老御直头也不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