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不该出现在这的瓷器(3 / 4)

回应道。

说完这话的林卫国就准备招呼林泰和曹子建。

只是,他发现,这两人已经伸着脖子,将目光落到了那件瓷器上了。

索性,他也没在开口。

曹子建看到,在王建新手里拿着的是一件通体施黄釉的碗。

经过王建新的一番查看,曹子建还看到在该碗的底部,落得还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

“黄釉仿的太差,釉面僵滞欠活润,修足太过规矩,底胎和款式同真正雍正官窑落款也有区别,现代新仿雍正款黄釉碗。”

只是几眼,曹子建对该碗便是有了一个准确的判断。

不多时,王建新将手中的这件黄釉碗给放下,朝着面前的那个男子微微摇头道:“李先生,您这碗不到代。”

“王老先生,您再给仔细瞧瞧。”那男子急声道:“我可是按雍正时期柠檬黄釉碗收的呀。”

“满清入主中原的数十年,先后经历了征服南明、收复台省和平定三藩的战争。”王建新缓缓开口道:“直到康熙二十年,整个国家才算全面归于安定。”

“也是这一年,康熙开办了御窑厂,为宫廷大量烧造瓷器,以供陈设赏用。”

“二年后,随着海禁的解除,使得西方工艺制品开始大量涌入国门,其中西洋珐琅器引起了康熙的极大兴趣。”

“继而,康熙宣布在内廷造办处设立从事画珐琅技术的研究。”

"这时候,像胭脂红、柠檬黄、天蓝等珐琅质色料终于在技术上得到攻克,釉上彩绘的调色盘也因此得到了重新定义。”

“其中当属柠檬黄釉器,最能体现雍正独特的审美趣味,也使之成为清代最具代表性的一色釉品种。”

“由于它是以氧化锑为主要呈色剂,所以相比起传统的黄釉在颜色上更加鲜明亮黄,釉面也应该更加净柔,厚润而饱满才对。”

“反观你这件,色泽太过生硬,缺乏真正的柠檬黄釉那种成熟、沉稳。”

“还有,真正的雍正官窑柠檬釉,它的胎体会非常的莹润,就跟玉一般。”

“这种莹润的感觉,即便不借助放大镜去看,但凡眼神稍微好一点,就能看到。”

“还有....”

王建新一口气说了很多,这把对古玩完全不懂的林泰给唬得一愣一愣的。

忍不住在曹子建耳边低语道:“曹同学,这老头好像真的有点本事。”

曹子建闻言,没有吭声。

好半晌后。

在王建新的好说歹说之下,那男子才带着自己的藏品离开了办公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林卫国见状,这就来到王建新的跟前,开口道:“王先生,这是我两位后生,他俩对你特别的仰慕。”

“正好,他俩手上都有东西看不准,想着请您帮忙鉴赏一下。”

王建新闻言,微微颔首道:“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说着,他指了指一直站在他身后那位相貌平平无奇的中年男子,道:“这位是我的学生,张岩。”

“在鉴赏陶瓷方面已经深得我的真传,就由他来替你们看看吧。”

“如果他有什么说的不对的,我会纠正。”

“好,好,好。”林卫国应了一声,这就朝着林泰投去了一个眼神。

林泰见状,也是将自己带来的盒子给放到了那张桌子上。

张岩这就上前一步,将盒子里的瓷器给取了出来。

经过一番简单的端详,张岩朝着林泰问道:“这瓷器哪来的?”

“这不我最近看我爷对陶瓷如此痴迷,就学着他老人去京城琉璃厂逛了起来,最后我就相中了这一件,花了我一万块买回来的。”林泰说谎也是面不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