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2 / 2)

何记录!

实战才是检验一切武器装备的最终实验场,武器的问题一直萦绕着我的心间,交给蒲元后,我才放松下来,除了商路和武器的问题外,我就只剩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了,那就是军队的问题,这次出征是损失最大的一次,即使算上我们在交州补充了部分兵源,我们真正带回建宁的郡兵队伍依旧是一支残破的部队,士兵缺编严重,将领损失严重,重新整合势在必行!

我考虑了好几天,不说茶饭不思吧,确实是想了许多,中间也找手下将领商议过两次,最终我还是决定在补充兵源的同时,对各部队做出架构调整。

当然,首先要调整架构,然后才是去补充兵源。

在交州之战中我看到了骑兵的重要性,以及重装步兵的真正威力,所以我最大的决定就是扩编毒蜂骑和狂象士。首先是毒蜂骑,先从除狂象士外的各部队挑选骑术好的,补充满五百人,重归大汉正统编制,五百人为一曲,设军侯一人,百人为一屯,设屯长一名,一屯下设十个什,一个什设什长一位。当然了和正规大汉官军略有不同,大汉官军是军司马带两曲,军侯带五个屯长,屯长带两个都伯,一个都伯带五个什,一个什长带两个伍,一个伍长带四个大头兵。我这里层级更少(不设伍长和都伯),部队规模也小,因为正统的基本作战单位是部,也就是两个曲,一千人,而我的是以曲为作战单位,只有五百人,更加精干,负担也小,后勤压力也小。

继续阅读

毒蜂骑分设五个屯,也就是原来的五个百人队,一屯为投矛骑兵,一屯为弓骑兵,一屯为弩骑兵,一屯为持盾和单手武器(锤、斧、刀、剑、连枷)的近战骑兵,一屯为持长武器(矛、枪、戟、斧、锤、铍、叉、连枷)的近战骑兵。为了骑兵有稳定的输出,我不得不祭出骑兵最大的依仗——双马镫,只有双马镫才能提供骑兵稳定的攻击和防御,我需要双马镫提前几十年出现在历史上!

弓骑兵屯长为张嶷(原毒蜂骑远程骑兵百夫长),投矛骑兵屯长为孟火(他原本是猛虎团投矛百人队长),弩骑兵屯长为周彻(他原为猎豹团小弩百人队队长),持盾骑兵屯长为刘二(原飞龙团重步兵百人队长),持长武器骑兵屯长为孟猴(原猎豹团长兵百夫长),军侯仍为马忠,他带骑兵已经颇有经验,大小战役已是好多次。

这里要说明的是弩骑兵这个兵种当然是存在的,在大秦就有弩骑兵,就是弩骑兵保证了长平之战秦国最后的胜利,在汉代自然也有,出击匈奴的卫青、霍去病队伍里就有很多弩骑兵,是应对游牧民族弓骑兵的利器,在后世大唐都有弩骑兵,据说李世民的玄甲军中就有弩骑兵。当然了,弩骑兵在有双马镫下才能发挥威力,输出能力才强大。

然后是狂象士,我要培养他们做骑马的重步兵,也就是欧洲后世的龙骑兵,骑马行军,下马作战!

也是补充满五百编制,从除毒蜂骑以外的各部队挑选身强体壮者(主要是各部的重步兵),骑术不好无所谓,后面慢慢练,只要练到会骑就行,骑术要求比毒蜂骑的低很多。

构成上,两个屯是重甲持盾和短兵的,两个屯是重甲持长兵器的,一个屯是厚皮甲的大弩弩手,持盾的两个重步兵屯的屯长为孟虬和沙摩柯,持长兵的两个屯的屯长为句扶和孟水,持弩的屯的屯长为孟土,孟水和孟土是我的另外两个义子,狂象士部队最大的要求是忠诚,他们是我的亲卫队,军侯依旧是樊仲,他的忠诚是经过了检验的。

猛虎团、猎豹团、飞龙团的改编就难一些了,主要是手头的将领太少,我不得不提拔了一些人上来,另外我还多设置了一支新军,新部队闪亮登场!

穿越三国之蛮王传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