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一郡,封高句丽亡国之君高伯固为国内侯,以安其民,遣才能之士治理此地,如此数十年之功,辽东将再无边患!”
“太尉大人之议,下官不敢苟同!辽东之地可不仅仅有高句丽一国而已,那夫余、挹娄、沮沃等族虽未建国,却也形同一国,一旦高句丽国被我大汉所灭,难免不会让周边各族心惊,届时若有高句丽余孽挑动,恐怕辽东之地将更加动荡!再加上辽东苦寒,人烟稀少,治理不易,反倒需要朝廷投入大量钱财、物资,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啊!倒不如仍然保留高句丽国号,实则将高句丽国主留置帝都,派一能臣,效仿昔年西域之策,置辽东长史府,专管辽东藩属诸国之事!”皇甫嵩刚刚说完,杨彪又接着出声驳斥道。
这一下子,群臣纷纷议论不止,有支持孔融的,但大部分都是一心治学儒学的官员、士族之人,有支持皇甫嵩的,基本是军方将领和军功世家,最多的还是支持杨彪的,都是些实权官员和望族之人。
刘协看着眼前的场景,眉头微微皱起。孔融之论,刘协觉着应该跟何彧的心意不符,直接略过,而皇甫嵩、杨彪二人所言却各有道理,一时竟不好抉择。
就在刘协为难之际,大司农荀彧出列道:“陛下!太傅大人临行之前其实对辽东治理早已有了对策,那就是如同如今匈奴、乌桓、羌等各族一般,将高句丽、夫余、挹娄、沮沃等统统纳入大汉版图,成为大汉一员,驻守大军开发辽东之地。因为太傅大人说辽东之地虽苦寒,但实乃不可多得的产粮上佳之地,所以太傅大人欲将其打造成我大汉又一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