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穿木棍。
奖状知君惊喜的看向谢老夫人道:“祖母,你眼神也太好了吧!他们的书箱确实和别人的不同。”
闻言谢老夫人笑了笑道:“最重要的是这第三条,我发现他们脚上所穿的鞋子是一块布料,应该也是同一人所制。”
闻言知君又去看向他们的鞋子,可看了半天都没看出任何端倪来,她疑惑道:“鞋子的颜色都大差不差,况且这么远也看不出针脚来,您是怎么看出他们的鞋子也是一个人做的?”
“这么远当然看不出针脚来,可每个人做衣织鞋都有她自己的习惯,你看他们两个的鞋子,鞋口都往一个方向偏移,且鞋封也是朝一个方向倾斜的,可见这座鞋子的人眼神不太好。”谢老夫人笑道。
知君边听祖母说边去对比他们的鞋子,发现果然如祖母所说,直到他们走远了知君才收回目光对谢老夫人道:“希望那个年轻人能考中吧!他爷爷这么大年纪也要陪着他一起考,可见哪位老人也是心性坚毅之人。”
“为什么你祝愿哪位老人家也考中呢?”谢老夫人笑问。
“科考一路本就不易,哪位老人家考到了这个年纪可见他在科考一事上没什么天赋,即便是他这次有幸考中了他都那么大的年纪了,他还能多久的官,若是这样还不如让他的孙子考中,这样老人家也一定会十分高兴,他的孙子还年轻他做了官老人脸上也同样有光,当然了若是他们都能考中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闻言老夫人却摇摇头道:“若是都考上未必是好事。”
“为什么?”知君不解的看向谢老夫人。
“走路尚需孙子扶着的老举子,他考到了如今这个年纪,考不中他尚能接受,若是乍然考中了,骤然大喜对他那个年纪的老人未必是好事。”
闻言知君的心瞬间提了起来,她脑中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前世就是有一个年过古稀的老儒生考中了三甲同进士,报喜官前去报喜,那位老儒生大喜之下还未接到报喜官的手中的喜报,便直挺挺的倒了下去,据说他死时脸上还带着笑。
当时她从杜怀青口中听到这个消息时只觉的唏嘘,可如今她真怕那老儒生就是她今日看到的那位老人。
太傅谋妻录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