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喜事多磨(2 / 4)

我在1980年搞开发 岑马 2236 字 8个月前

了让汪朝东去试试,要是能做起来,就让大队安排人出去跟车。

这马上都要到二十一世纪了,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关系!啊不,是人才!

以后摊子铺的大了,光靠队里这些人怎么行,想发展也发展不起来啊!

日头渐渐爬高,蔡大妈和队里几个手脚利索的妇女同志也都过来帮忙,刘拐子作为主厨,也是从昨晚就开始忙活。

一大早就煮了锅面条,年糕丢进去打底,猪油更是舀了几大勺,来帮忙的社员,每人都干了满满一海碗。

农村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谁家办大事,左右隔壁邻居都要帮一把,主人家只要管个饭就行。

你帮我、我帮你,人情来往就这么形成了,别看平时为着自留地里几根菜苗吵个半天。

真遇到要紧事,一声吆喝,那是真能拿着锄头、叉子冲上去干的。

家里遭了难,也都掏米缸的掏米缸、搬柴火的搬柴火,怎么也不能看着你遭罪。

这就是中国人最朴素的价值观,不用特地在课本上写的明明白白,也不用把横幅标语挂的到处都是。

这些道理,后世那些住在火柴盒里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你可以见到那些楼长、团长大发横财,但却鲜见农村里拿着几根大葱高声叫卖的。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院子里逐渐热闹起来,靠近灶屋的地方摆了不少桶盆蔬菜,周能军正挽着袖子洗的起劲。

左青峰上衣口袋里塞着拆开的红梅烟,见人就招呼,李克道从队里背着八仙桌进了院子,李子诚赶紧上前搭把手。

鲁求英则小心翼翼地扶着二爹爹进了院子,岑济赶紧上前端了条长板凳让他坐下。

二爹爹张了张没几颗牙齿的嘴,看着岑济想说些什么,鲁求英又给他敬了支烟,二爹爹见状又把头低下。

岑济直起身子环顾四周,感觉自己啥也不用干,明明自己今天才是主角啊,怎么有点派不上用场呢?

本来按说订婚而已,不用搞什么大排场,两家人在一起吃个饭就行。

可鲁求英和周有才却坚决不同意,一定要大办,不是说要花多少钱,但就是要搞的热闹。

按他们的话来说,是好不容易扬眉吐气了,大队里的农村户口小伙能跟一个非农业户口的姑娘定亲,那还得了?

到了快中午的时候,鲁求英招呼岑济,让他准备准备,要去公社初中接对方过来。

周能军跟大黑蛋也闹着要去,鲁求英笑道:“也好,反正多去一辆车还能带个人!”

鲁求英点了点人数,又让张克清、左青峰也去:“六个人差不多了,四个人不吉利,不能让别人说我们失了礼数!”

李大江因为今天还在上工,一时半会儿还来不了,只是让巧妹在这帮忙。

在周有才要求下,大伙都换上了生产队新发的凤凰自行车:“整整齐齐的多好看!”

左青峰自是欣喜万分,自己早就想骑这新家伙过过瘾了!

该说不说,这六辆自行车沿着队里的小路一溜排开,铃铛响成一片,煞是引人注目。

不少外地来买瓜子的商贩更是瞪大了眼睛:“好家伙!你们队里是已经奔小康了!”

正在称瓜子的李大江骄傲地挺了挺胸,用手抹了把汗:“那还用说,今年我们还要盖学校,红砖砌的!”

六辆自行车依次经过公社,正在二楼开会的沙永红听到铃铛声音,起身走到了窗前看看,咧嘴笑道:“这老鲁还越活越年轻了!”

坐回会议桌上后,沙永红一拍桌子:“就这么着吧,肥料那边我得空再去县里催一催,散会!”

“宋主任,你留一下!”沙永红叫住了供销社宋康林:“宋主任,那个,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