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朕就该封你们出去的,”皇帝的声音里藏着一丝苍老,“你们固然小看了朕,但朕也是看低了你们。羽翼早已丰满,却个个隐藏不露。而今日的局面,你我父子祖孙都心知肚明。六国伐郑,好大的手笔!你们种下了这个因,那便自己去消弭这个果吧。”
三福当即展开了诏书,朗声开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邓阳郡王涎领邓阳郡,世袭邓阳军指挥使,领海东道招讨使;临泗郡王济领临泗郡,世袭临泗军指挥使,领燕北道招讨使;巴南郡王淳,领巴南郡,世袭巴南军指挥使,领西岭道招讨使;泰安郡王涟,领泰安郡,世袭泰安军指挥使,领云右道招讨使;河东郡王洛,领河东郡,世袭河东军指挥使,领燕东道招讨使;昭阳郡王潮,领昭阳郡,世袭昭阳军指挥使,领五江道招讨使;海安郡王明,领海安郡,世袭海安军指挥使,领沱东道招讨使。.....,钦此~!”
邓阳郡王杨宗涎、临泗郡王杨宗济、巴南郡王杨宗淳、泰安郡王杨宗涟、河东郡王杨宗洛、昭阳郡王杨宗潮和原赵王世子现海安郡王杨尚明都齐齐一个头磕在了太庙的地面上。
除了昭阳郡王杨宗潮面露苦色之外,其余人的眼中都冒出了精光。皇帝不但给了他们封地的治权和兵权,还各自任命了招讨使的职位。海东、燕北、燕东、云右、西岭、沱东、五江可都是其余六国的国境。
“朕再给你们一个恩典,”皇帝抬头看向了天宇,“天下各郡兵将,有志于效力边疆者,自可转投幕府,为期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