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
孙策停下汤匙,顾盼诸将,胸有成竹地说道:“王御寇年轻气盛,自起事以来少有败绩,其狂妄自大,向来自恃兵强将猛,视天下英雄如无物也,今侥幸胜吾一阵,必愈发轻敌大意。”
“待我军营盘扎定,则可用计,诱其主力出城,围而歼之。然后攻下舒城!”
虽然败了王政一阵,孙策却毫不气馁,当日开阳一战惨败与王政之手,固然让他对其恨之入骨,却也算是磨炼了心性,相比原本历史上的那个小霸王,如今的孙策却是稳重许多。
接下来该怎样对敌?他定下来的应战策略,简而言之也是四个字:
欲擒故纵。
......
和周晖等人在城楼上旁观孙策安营扎寨多时,王政大致做到了心中有数,知道了何处敌军多,何处敌军少。
果如他之前的判断,孙策主力攻击的方向正是南城墙。
舒城占得地利,不仅城高墙坚,更有护城河拱卫四周,内侧如今更被徐州军接替下来守卫,孙策没有去抢夺阵地,只是调了一支人马驻扎在对岸,只是隔河相望,显然摆开的架势,看住就行了。
至于东、西城墙,分去的军马也并不多,说起来便如当初王政和徐和等人围攻临淄一般,无非是掘重堑、筑长围。总计加在一处,环城列营数十,放眼看去,便见旗如林木,遮天蔽日;人如蝼蚁,满山遍野。
天色将暮,鼓角声起,数十里外,犹如闻沉雷。
敌军开饭,城头上的天军和守军也开饭了。
周晖本建议王政回县府用膳,王政自然不肯,笑了笑道:“县君,若是平日倒也罢了,战时自当同甘共苦,以求全军上下同欲同心,咱们便与军卒同食,如何?”
听到这话,周晖倒也罢了,一旁的几个文吏却是有些不情愿,便是太平年间军中的伙食也好不到哪里去,何况如今乱世?
只不过官职最高的王政都开口了,哪怕心里不愿,众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到底不敢有何异议。
这一刻,舒城内外,当世两个最为年轻的英雄都在其实做着同一件事,无论是孙策的解衣推食,还是王政的同甘共苦,说白了,无非是收买人心。
从登上城楼开始,王政就一直表现的意气风发、谈笑自若,看似信心百倍。但是面对孙策这样的劲敌,谁敢掉以轻心?
心事重重之下,王政的胃口并不好,加之他体质过人,说起来并不算饿,本来根本没什么食欲,可作为一军之主,此时此刻他却又不能表现出来...
否则被人曲解成什么嫌弃饭菜,岂不是作茧自缚,反倒失了人心?
所以王政也只得故作饥饿,一脸吃了好几碗,直撑得肚子满满堂堂,往上翻涌,这才作罢,放下碗筷,抚腹做惬意状,转眼看见魏延面前,好家伙,竟已叠放了足有五六个空碗,堆的小山似的,不由惊道:“文长真宰相之资也!”
迎着众人讶然的目光,王政笑道:“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必有大量,文才有此度量,可不是宰相之资么?”
周晖愕然道:“宰相肚里能撑船,这话倒也有趣,吾却未曾听闻过,王州牧是从何处听来的?”
王政自然不知这句俗话本是出自宋朝王安石的典故,汉时自无流传,只得干笑一声道:“乃是我青州老家乡里俚语罢了。”
又问魏延:“文长可饱了么?”
魏延似乎是真饿了,竟是一边儿往嘴里扒饭,一边头也不抬的嘟囔道:“再来三碗方有八成饱。”
王政哈哈大笑,亲手又给他盛了两碗过来,温言关心道:“本将今日在城头观望,那敌将虽败与文长之手,却也是个武艺不凡的勇士,文长激战而胜,想来耗力不少。”
“不过今日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