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丁湾的海风带着咸腥气息掠过索国海岸线,夜幕下的海面泛着粼粼波光。 杨三站在最新建成的海军指挥中心里,双眼紧盯着雷达屏幕。过去一周内,已经有三次试图破坏海底电缆的行动被挫败,每次都是伪装成渔船或科研船的可疑船只。 “将军,北方20海里发现不明船只,正以异常速度靠近我们的专属经济区。”雷达操作员报告道。 杨三眯起眼睛:“派遣两艘巡逻艇拦截,无人机升空监视,命令海军陆战队待命。” 叶眉走进指挥中心,一身戎装,腰间别着手枪:“又是他们?这次不能再让他们逃了。” 杨三点头:“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显示,这艘船装备了高级潜水设备和水下切割工具,明显是来破坏我们与也门之间新铺设的光纤电缆。” 半小时后,索国巡逻艇与可疑船只并排航行。通讯频道传来对方的回应: “我们是国际海洋研究组织的科考船,正在执行合法的海洋科学研究。” 突然,监控屏幕上的热成像显示,有人正在船尾悄悄向水中投放什么东西。 “他们在部署水下无人机!” 技术员惊呼。 杨三立即下令:“强制登船检查!如有抵抗,准许使用非致命武力。” 然而当索国特种兵试图登船时,对方突然开火,一名索国士兵当场受伤。 “他们竟然有重型武器!”叶眉震惊道,“命令海军陆战队支援,击沉那艘船!” 交火持续了十五分钟,可疑船只最终被击沉,索国军队俘虏了八名幸存者。 经初步审讯,这些人受雇于一家欧洲私人安保公司,任务正是破坏索国的海底通信设施。 “这是战争行为!”第二天一早,叶眉在紧急内阁会议上拍案而起,“我们必须做出强硬回应。” 叶柔相对冷静:“证据确凿吗?” 杨三展示审讯记录和缴获的设备:“铁证如山。这家公司的注册地在塞浦路斯,但资金追踪显示其实际控制方是一家三色国国防企业。” 叶柔沉思片刻:“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证据,同时向安理会提出正式抗议。杨三,加强所有关键基础设施的安保,我怀疑这仅仅是开始。” 果然,三天后的深夜,索国北部边境哨所遭到不明武装力量袭击,七名士兵牺牲。 几乎同一时间,马赛国的一个农业研究中心发生爆炸,刚刚研发成功的高产抗旱玉米种子被毁。 “协调一致的攻击,”叶眉在视频联席会议上分析,“明显是想打击我们的粮食安全和边境稳定。” 杨大提出关键问题:“我们在明,敌在暗。如何有效反击而不落入陷阱?” 这时,叶柔的加密电话响起,来电显示是“爸爸”。 “小柔啊,听说你们那边不太平?”叶雨泽的声音从太平洋彼岸传来,背景音里还有杨革勇嚷嚷着要带人去非洲帮忙的叫喊。 叶柔简要汇报了情况,叶雨泽静静听完后开口: “典型的混合战争模式——经济制裁、舆论攻击、代理人冲突、基础设施破坏多管齐下。你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找准七寸,一击致命。” “爸爸有什么建议?”叶柔恭敬地问。 叶雨泽呵呵一笑:“还记得我和你杨叔当年在索国的经历吗?有时候最直接的方法最有效。他们为什么搞破坏?因为害怕你们成功。那就更加成功给他们看!” 杨三插话:“可是我们现在连敌人是谁都不明确...” “明面上是西方利益集团,实际上还是资源争夺。” 叶雨泽一针见血,“非洲之角地理位置关键,你们联合起来会控制世界重要航运通道,这是有些人不愿看到的。” 叶雨泽继续指导:“三管齐下:第一,军事上采取主动防御,设立禁航区,对可疑目标先警告后开火。”<